自在蓬蒿——刘士铭雕塑展丨中国美术馆丨北京

时间: 2006.10.13 - 10.19
2006年10月13日下午,“自在蓬蒿”——刘士铭雕塑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汇集了雕塑大家刘士铭先生从艺60年的200余件精品力作。这些作品按照创作题材与作品尺寸不同在美术馆的大厅组成了一个雕塑长廊——船系列、农家小院系列、农家窑洞系列、知情女清洁工系列、城市风情系列、黄土风情系列等, 从多角度充分地呈现了这位八旬老人独辟新径的创作视角与鲜明的艺术风格。

此次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国美术馆主办,中央美术学院雕塑艺术创作研究所和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承办,同时获得了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中国雕塑学会、中国收藏家协会、中央电视台书画院、河北省保定市人民政府以及《美术研究》杂志社的支持,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殷双喜担任了此次展览的策展人和开幕式主持人。展览期间伴随着三项主要的活动,即“自在蓬蒿——刘士铭雕塑展”开幕式;“金秋发现”外交官中国雕塑艺术鉴赏专场;刘士铭雕塑展暨当代雕塑内涵和市场潜力专题研讨会。


◎展览开幕现场

中国雕塑学会代会长曹春生先生、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主任盛扬先生、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艺术专业委员会会长钱绍武先生、全国城雕委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曾竹韶先生、中国壁画学会会长候一民先生、李可染基金会理事长邹佩珠先生、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闫振堂先生、以及袁运生先生、李天祥先生、靳之林先生、刘家洪先生、刘焕章先生、孙家钵先生、隋建国先生、吕品昌先生等众多艺术界名人到场出席。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杨力等先后致词,年逾八十、大病初愈的刘士铭先生坐着轮椅来到展馆,与到场的老师、同学、及各界友人共同观看了他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首次个人作品展。

刘士铭究竟是谁?搜寻中国现代雕塑的史实,人们会发现刘士铭这个名字曾经跟雕塑界的很多大事件联系在一起: 他学生时代一件反映“土改”的作品《丈量土地》,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件在国外参展的雕塑作品,而后被捷克斯洛伐克国家博物馆收藏;1952年,他作为一名助手,亲历了人民英雄纪念碑雕塑的创作过程;他1959年的作品《劈山引水》(亦名《移山造海》)代表中国参加了由前苏联举办的“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他于1997年创作的《黄河船》入选全国陶艺巡回展、欧洲巡回展,并被中国文化部收藏……

刘士铭先生于1926年出生于天津, 1946年考入国立北平艺专(中央美术学院前身)。作为徐悲鸿先生亲自招录的该校第一批雕塑系学生,他师从王临乙、滑田友等名师。1950年,他从中央美术学院本科班毕业。1951年,他在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研究生班毕业后留校任职。自1955年起,他先后在中国雕塑工厂,河南开封师范学院艺术系,河北保定群众文化艺术馆,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任职。刘士铭先生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家学会会员,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荣誉津贴”的专家。

作为新中国第一代雕塑家的一个杰出代表,刘士铭先生毕生致力于探索现代中国雕塑艺术之路并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谈到自己的艺术主张,刘仕铭认为:“一个艺术家的作品是不是有价值,主要看他能不能将他所处的时代反映出来,将当代人的形象表现出来。雕像艺术的本身就是以人为本。”


◎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致辞,图片来源:中国美术馆

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在展览前言中写道,刘士铭先生“多年远离艺术潮流和显象,沉浸在中国北方的乡土记忆中而孤独地叙述着。他叙述的是个人的记忆,是普通生活的记忆,他的雕塑生涯因为这样真挚而具体的记忆对抗着空洞化和格式化的创作模式,他的艺术方式反映了他独立的人格立场与坚守的精神家园。”

著名艺术家钱绍武说:他(刘仕铭)自己的身份始终是群众的一部分,他从群众角度爱着这一切,感受这一切,同情这一切。他对这些都烂熟于心,一捏就“入木三分。”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袁运生教授认为:“他(刘仕铭)所有的作品都是他情感的,他个人生活的,他自己精神的支撑和他的一种抒发,所以是真实质朴的。”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副院长、雕塑系系主任隋建国这样分析刘仕铭的雕塑艺术:“你发现它有点像史诗,一个小故事,一个小故事,一个小故事,最后合起来,它把人生全部都说了。这个时候你会感动,如果你只看到一个小故事,你会觉得挺感动,但是不会有太大的感动,而通过他的一件件作品,你看到了整个人生。”

而著名美术评论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邵大箴则指出:刘仕铭先生“在当今雕塑艺术'主流'形态之外,自觉地运用我国古代陶塑的民族传统手法,另辟艺术新径,无疑是有卓越见识的创造性行为,是开风气之先的创举。”


◎刘士铭先生在开幕式上致辞,图片来源:中国美术馆

刘仕铭先生在个展感言中写道:“时至今日,回忆我的一生,历经坎坷、颠沛流离……历经十年漂泊,体验生活中最真实的劳动人民的爱与喜、怒与骂,赤赤裸裸地表达着他们的情感和爱心。这些活生生的男人、女人深深地烙在我记忆的深处。他们是我创作不断的根,不断地刺激着我的灵魂和记忆,凭着记忆,我用陶塑记录着生活、记录着他们。他们是我生活情感的寄托,而不是雕塑造型的表面。我活着,并快乐地捏着泥人和记录着我所生活的年代。” 

刘士铭先生自如地运用我国古代陶塑的民族传统手法,再现了当代人民的生活,并以他的的艺术成就告诉我们,从本土文化出发发展中国现代雕塑是一条非常有价值的探索之路。中国当代的雕塑界,受西方现代及后现代思潮影响,雕塑创作重视结构、材料、空间等形式探索,而对人类众生的人文关怀及对传统语言的借鉴方面有所欠缺。刘士铭的雕塑语言夸张,善于捕捉人物及动物的神态,从而把汉代陶俑的塑造手法生动地运用到了河南、河北、北京等地平民的生活状态刻画,再现了他对平民生活的入微观察与人情冷暖的深刻体味。他的雕塑在当代雕塑界独树一帜,启迪后辈思考雕塑的价值与未来的发展方向。

刘士铭先生相信,这些凝聚着他一生情感与智慧的雕塑作品,不仅会对美术专业人士有所启发,也将在普通观众的心中引起震撼与共鸣。据悉,展览将展出至10月19日。
 
图、文/主办方提供
 
双重发现
 
观看刘士铭先生的雕塑是一种双重发现。发现被尘封许久的刘士铭:他多年远离艺术潮流和显象,沉浸在中国北方的乡土记忆中而孤独地叙述着。

他叙述的是个人的记忆,是普通生活的记忆,他的雕塑生涯因为这样真挚而具体的记忆对抗着空洞化和格式化的创作模式,他的艺术方式反映了他独立的人格立场与坚守的精神家园。

与此同时,我们也得以发现刘士铭雕塑的艺术价值:他用心灵体验过乡村与农民,因而他把捏乡土形象如同与熟悉的朋友对话,也如同喃喃自语,在他创造的富有深度细节的雕塑相貌中,透溢出人世情态的质朴、清新和温暖。

刘士铭的雕塑是需要从视觉观赏开始进而阅读的。阅读让我们放慢脚步,放缓目光。

在一个一切都过分匆忙的时代,我们需要时间的情怀,由此获得对艺术深入的品味,也对虔诚于艺术的创造者报以内心的尊敬。

——中国美术馆馆长   范迪安
 
《自在蓬嵩》刘士铭雕塑展序
 
刘士铭出身知识分子家庭,受过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1946年考入国立北平艺专,195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研究生班,受王临乙、滑田友、曾竹韶等名师指导。1953年参加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创作,担任刘开渠、王丙召的助手,参与了《金田起义》等浮雕的塑稿工作。他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雕塑研究生,接受过中央美院雕塑系留法一代雕塑家的扎实的西方艺术教育,特别是王临乙先生,亲自执教入体习作课和创作课,使他受益匪戌。1954年刘士铭回校后也曾担任曾竹韶先生的助教,但是,他没有成为学院派的主流雕塑艺术家,而是在中国社会的底层生活中与中国传统艺术与民间艺术相遇,走上了一条独立苍茫的探索之路。今天,我们走近这位老入,面对琳琅满目的作品,不能不为他的传奇人生而感慨,也为他那些发自内心的艺术作品而感动,在他的身上,不仅体现了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气节风骨,也从一个侧面折射了20世纪中国雕塑发展的艰难之路,其中有许多现象值得我们研究与品味。

刘士铭的雕塑使我们反思中国当代雕塑的审美判断是否应该有自己的价值规范和标准。这个价值规范的内在底蕴是什么?它和传统的中国审美范畴和概念比方说骨、风、神、气、韵有什么关系?记得钱绍武先生曾经在《美术研究》撰文讨论中国传统雕塑的艺术特点,特别是气、韵、风骨等,而这个间题涉及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艺术的借鉴和当代的转换。中国雕塑界的前辈如曾竹韶、滑田友、王临乙、刘开渠等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是非常重视的,并且也做了许多极具价值的探索。今天,我们如何延续继承他们的审美理想,发展当代中国雕塑?在这方面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雕塑家做了大是的工作,作为20世纪留法的中国第一代雕塑家的学生,刘士铭以自己的一生对这个课题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的雕塑回顾展使我们对这个历史使命看得更加清晰和鲜明。就刘士铭的雕塑艺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可以使我们开阔眼界,认识到中国雕塑的发展之路应该有多样的途径,但从中国本土文化出发却是一条非常有价值的探索之路。

2006年在中国美术馆将先后有六位艺术家举办大型雕塑个入展,其中台湾的著名雕塑家朱铭先生从中国的太极找到雕塑表达的意象,萧长芷先生是在自然空间中的形象展开、香港的文楼先生、南京大学吴为山着重表现中国历史上的先哲大家与现代中国的著名学者与艺术家,而刘士铭的雕塑所表现的都是中国底层的老百姓,是无名的小人物与他们的平凡生活。这几个雕塑展览的举办意义深远。这些大型展览各有特点,实际上却是有一种气息的相通,很值得回味。这些展览都不同程度地涉及到中国雕塑的独立发展,也是与20世纪中国艺术在现代化进程中都不同程度地涉及到中国雕塑的独立发展,也是与20世纪中国艺术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如何寻找自己的文化根性,在世界艺坛上建立自己的民族艺术形象相关联。在20世纪我们的前辈留学、引进和创造的基础上,在前述这些雕塑大家的艺术探索的基础之上,我们终于可以在21世纪认真讨论”中国的现代雕塑”或是“中国雕塑的现代性”这样一个历史性的话题。

——策展人殷双喜博士
 
刘士铭展览自述
 
我的老师王临乙先生曾多次对我说,希望能看到我的个人雕塑展,遗憾的是他已于1997年夏故去。回忆至此,不禁泪湿衣衫。记得那会儿,我已从中国历史博物馆回到母校中央美术学院,除任教以外,大多数的时间都在老美院的雕塑系陶瓷工作室,进行创作。王临乙先生曾多次推开工作室的门,进屋坐下说:“刘士铭,你的小雕塑可以办个展览,你要保存好不要丢了啊。”我闻过只是笑笑不说办也不说不办,只是随缘而渡。

我的一生,历经坎坷、颠沛流离,追求生活,热爱黄土黄河的风土人情和山陕地区的窑洞人情风俗,心想神往,最终来到中原。历经十年漂泊,体验生活中最真实的劳动人民的爱与喜、怒与骂,他们赤赤裸裸地表达着情感和爱心。这些活生生的男人、女人深深地烙在我记忆的深处。他们是我创作不断的根,不断地刺激着我的灵魂和记忆,我用陶塑记录着生活、记录着他们。他们是我生活情感的寄托,而不是雕塑造型的表面。

这次能够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我的个人雕塑展,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馆、中央美院雕塑艺术创作研究所还有很多的朋友和单位给予巨大的支持,让我有机会展现我60年来的艺术创作,我深存感激。同时也实现了我的恩师王临乙先生生前对我的期望,也是在我的儿子刘伟的支持和雕塑系的老师们的鼎力相助下使我完成了多年夙愿,为此我曾思绪万千,彻夜不眠。向大家深深致谢。

——刘士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