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艺术博物馆于2025年2月8日推出一场重要展览——“合作工艺:民艺运动的艺术创作”,此次展览探讨了传统、身份以及艺术所蕴含的变革力量。
民艺运动,这一艺术潮流于 20 世纪 20 年代末在日本兴起,“民艺”一词由日本哲学家柳宗悦 1925年首创,意“民众工艺”。1926 年,柳宗悦携手河井宽次郎、滨田庄司等人,共同发表了《日本民艺美术馆设立意向书》,标志着民艺运动正式启航。该运动广泛涉及传统绘画、陶瓷、染织等诸多领域。倡导质朴、自然、淡雅的艺术风格。颂扬日常物品之美以及实用设计的艺术性。

“合作工艺“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呈现了塑造这一运动的五位关键艺术家——滨田庄司、河井宽次郎、岛冈达三、伯纳德·利奇和皆川胜(Minagawa Masu)的杰出作品,同时还展出了日本公共窑厂的传统陶瓷。这些展品彰显了日本民艺运动对社群、工艺和可持续性的追求。

1.刘士铭(1926~2010)雕塑家 。借鉴古代陶塑手法,再现的是当代的生活。作品以质朴古拙,感情充沛,趣味天真而闻名于世。
2.伯纳德·利奇(1887 ~ 1979)英国艺术家、陶瓷家。毕业于博蒙特学院与伦敦美术学院。大部分产品明显受磁州陶器与日本制陶师的影响。
3.岛冈达三(1919~2007)日本民艺陶艺家,师从滨田正司,后来成为日本益子第二号“人间国宝”。标志性风格绳文镶嵌技法,是新一代陶艺家中极具影响力的老师。
4.皆川胜 Minagawa Masu(1874~1960 )日本陶瓷艺术家。
5.滨田庄司(1894~1978)日本民艺运动时期的杰出陶艺家 , 被誉为日本陶艺现代化的关键人物 , 主张不完美正是作品自然之美的体现 .
6.河井宽次郎(1890~1966)日本近代的陶艺家、艺术家,民艺运动的核心人物之一,他在设计、雕刻、书道、诗词、随笔等领域都有所建树,简直就是“土与火的诗人”。
2.伯纳德·利奇(1887 ~ 1979)英国艺术家、陶瓷家。毕业于博蒙特学院与伦敦美术学院。大部分产品明显受磁州陶器与日本制陶师的影响。
3.岛冈达三(1919~2007)日本民艺陶艺家,师从滨田正司,后来成为日本益子第二号“人间国宝”。标志性风格绳文镶嵌技法,是新一代陶艺家中极具影响力的老师。
4.皆川胜 Minagawa Masu(1874~1960 )日本陶瓷艺术家。
5.滨田庄司(1894~1978)日本民艺运动时期的杰出陶艺家 , 被誉为日本陶艺现代化的关键人物 , 主张不完美正是作品自然之美的体现 .
6.河井宽次郎(1890~1966)日本近代的陶艺家、艺术家,民艺运动的核心人物之一,他在设计、雕刻、书道、诗词、随笔等领域都有所建树,简直就是“土与火的诗人”。
中国雕塑家刘士铭因其作品对乡村生活和文化遗产的关注,与民艺运动的诸多主题相呼应,也受邀参展。刘士铭雕塑作品的加入,丰富了展览视角,使观众能从不同文化的角度重新认识民艺运动。

刘士铭的雕塑作品不局限于常见的杯盏器皿。他以其独特的“泥土基因”诠释了民艺运动在当代艺术中延续与传承。这些作品不只是真实生活的再现,更像是“精神的容器”,承载着土地的记忆与群体的情感。
此次“合作工艺”展览,不仅凸显了以社群为基础的艺术创作实践在全球的影响力,更是一场跨文化的对话,引发人们对“平等美学观”的哲学思考。 展览组织者、温盖特策展研究员萨德·摩尔表示,展览是对民艺运动不朽精神的崇高致敬,而刘士铭作品中呈现的自然痕迹,正是民艺运动所倡导的“质朴健康之美”在当代的体现。

作为展览的一部分,2月12日,刘士铭艺术基金会的“现实体验计划(IRL XP)”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艺术博物馆成功举办。基金会策展总监弗兰·考夫曼引领观众踏上了一场专属的现实体验之旅。观众在常规展览参观之余,得以深入幕后,提问交流、分享故事与见解,共同围绕艺术、文化与思想展开富有意义的对话。
刘士铭作品里的劳动者形象,质朴又真诚,打动了不少观众。很多参观者觉得,刘士铭在生活美学倡导、传统文化挖掘表达以及追求真实性方面,与民艺运动有很多共同点,与民艺运动提出的“日用即道”理念不谋而合。不过,刘士铭的作品在保留传统美学特点的同时,还有自己鲜明的风格和情感表达,融入了很多现代艺术语言和创新元素。这让他的作品既有立体感和空间感,又有时代感和现代性。
刘士铭作品里的劳动者形象,质朴又真诚,打动了不少观众。很多参观者觉得,刘士铭在生活美学倡导、传统文化挖掘表达以及追求真实性方面,与民艺运动有很多共同点,与民艺运动提出的“日用即道”理念不谋而合。不过,刘士铭的作品在保留传统美学特点的同时,还有自己鲜明的风格和情感表达,融入了很多现代艺术语言和创新元素。这让他的作品既有立体感和空间感,又有时代感和现代性。

“合作工艺:民艺运动的艺术创作”展览成为连接不同文化与艺术观念的桥梁,促进了跨文化的理解与交流。这一成就是传统民艺运动在全球化背景下难以企及的。展览将持续到2025年7月13日。
关于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艺术博物馆
“Arte para todos. Art for all.”(艺术属于所有人)。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艺术博物馆以艺术和艺术家为核心,致力于促进社区福祉和社会公益。该博物馆致力于收藏、委托创作、记录和保护重要艺术作品,以尊重人们及其故事。它举办涵盖多种媒介、不同种族、地域和性别的艺术家展览,并出版学术刊物,为艺术领域作出重要贡献。博物馆借助大学的广泛专业知识,开创公平的艺术学习、参与和场所营造新模式,对所服务的社区负责。